從紅色圣地遵義城區出發,40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三岔鎮高山村播宏公司的千畝紅心獼猴桃基地。茂密的果樹葉綠茵茵的,宛若鋪了一層綠色的地毯。沿著寬敞的產業路來到園內,只見一株株獼猴桃樹枝葉扶疏、生機勃勃,套好袋的獼猴桃掛滿了枝頭。每隔幾畝地,還可以看見新安裝的生物滅蟲等現代化管理設備。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三岔鎮高山村千畝獼猴桃基地俯瞰圖。
幾年前,高山村條件艱苦,道路年久失修,房屋老舊,屋頂大多是用小青瓦蓋上的,根本禁不住暴雨的沖擊,更別說再刮點大風了。高山村村民們在這里世代生活,卻始終面臨發展困難,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人口老齡化。2014年底,三岔鎮高山村被識別為省級一類貧困村。
高山村尖刀班戰士召開群眾會,向群眾宣講獼猴桃產業政策。
為改善村民們的生活狀況,打通“扶貧掛幫”最后一公里,三岔鎮成立了脫貧攻堅“三支隊伍”,即鋼鐵連、先鋒隊、尖刀班。每周開展“五個一”,即一次電話溝通、一次共同餐敘、一次衛生整治、一次生產勞動、一次走訪談心。針對群眾的問題及時商量對策,切實解決群眾困難。
(三岔鎮黨委書記劉曉鳳查看獼猴桃生長情況)
基礎設施完善了,道路變寬了,居住條件變好了,但通往小康的道路不會自己到來。于是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高山村因地制宜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產業革命。
高山村地處亞熱帶季風濕候區,雨熱同季,年降雨量為1100—1200mm,年均氣溫在13.5—15.7℃之間,年均日照1150小時,無霜期270天左右,以谷地丘陵為主要地貌,極利于各類農作物及經果林木的生長。
(遵義獼猴桃采摘節)
自2016年11月以來,高山村村“兩委”積極幫助遵義市播宏獼猴桃果業有限公司發展獼猴桃種植,在高山村利用區域的山坡土地資源,引進培育紅心優良品種,推動了當地獼猴桃產業規?;l展。目前三岔鎮已經種植了4300余畝紅心獼猴桃。
高山村獼猴桃喜獲豐收。
在播宏獼猴桃公司總經理張豪的帶動下,高山村已培養14名獼猴桃高級果農,培訓80多位職業農民,輪訓果農1000多人次。
高山村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高山村黨總支部書記、主任鄭小剛就是其中的一員。2016年初,村“兩委”看重他外出務工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又是當地人,群眾基礎好,將土地流轉、基地建設的重任交給了他?!伴_始群眾不理解這樣的模式,我們就組織尖刀班的同志開群眾會,點對點溝通。經過不懈努力,我們完成了400余畝土地流轉和獼猴桃前期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底,建成獼猴桃示范基地?!编嵭傉f道。2016年,鄭小剛當選了高山村主任。示范基地建成后,高山村以引進大戶、新型主體的方式,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大戶+散戶”模式來長效發展產業,種植獼猴桃達2300余畝。
(三岔鎮宋朝良鎮長向來訪的客人介紹獼猴桃)
通過幾年摸索,高山村村“兩委”探索出了三轉四受益的模式,三轉即村社將土地集中流轉給經營主體(大戶、公司),再由經營主體將勞務轉包到農戶;四受益即農戶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得土地租金、務工費、超產分成、分紅。這一模式提高了產業標準化水平,壯大了產業發展,增加了大戶、散戶的收益,培養了一批職業工人,解決了閑散勞力務工,調動了務工積極性。
五年前,高山村雙水組的程正冠和王小芬一家生活貧困。三岔鎮壩區產業發展黨支部了解他們的難題后,上門細心地為他們講解加入遵義山高紅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好處,還組織培訓獼猴桃種植技術,幫助他們打開銷路?!艾F在我們的獼猴桃不僅能賣到附近的鄉鎮,還能賣到全國各地。因為口感好、品質高,每年都有很多回頭客。今年預計能收一萬五千斤,按市場價格今年收入能超過十萬?!蓖跣》夷樕涎笠缰腋5男θ?。
高山村的獼猴桃種植戶加入了遵義山高紅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探索制定出了“三定一分”的機制:“三定”即定薪酬、定質量、定產量;“一分”即在既定產量基礎上,產出超出部分按6:4分成。從原來的給別人干變成給自己干,徹底打破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局面,提高了村民積極性,增加了經營主體收入。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三岔紅心獼猴桃采摘上市)
在村“兩委”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高山村正悄然發生著變化。2017年高山村退出貧困村序列,貧窮的小村莊不見了,村民們住進了新建的小洋樓里,生活幸福而又舒適,四處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產業辦負責人代志偉介紹三岔獼猴桃產業項目)
(播州區農校組織三岔鎮獼猴桃專業技能培訓活動)
(三岔鎮政府工作人員外出考察獼猴桃先進種植技術)
(三岔鎮倪宣毓副鎮長查看獼猴桃生長情況)
(三岔鎮黨委書記劉曉鳳查看獼猴桃生長情況)
(三岔鎮倪宣毓副鎮長查看獼猴桃生長情況)
(三岔鎮政府組織種植大戶和技術骨干到四川蒲江學習)
(2019年遵義農民豐收節及獼猴桃采摘節)
(三岔鎮政府工作人員陪同遵義日報記者采訪獼猴桃負責人)
(遵義三岔鎮高山集體經濟獼猴桃果園)